風水學解析:墳向坐西南向東北
一、風水學解析:墳向坐西南向東北
在中華傳統文化中,風水學,又稱八字學、地理定向學,即以水、山、風、地為宗,以風水八字、神鬼傳說及解決社會關系為支,研究吉兇的學問。風水的解釋,以眾口難以調和的規范,可說是一種實用處理思想。今天,就以“墳向坐西南向東北”為主題,談談風水的解釋。
1、傳統文化解讀
在漢族傳統文化中,墓地是一個神圣的地方,存放著靈魂,與大自然無盡的關聯,構成一種物質文化遺產。墓地中,關于“墳向坐西南向東北”的說法,來源于中國傳統文化中的“祭祀之道”,古人們認為:“墳向,大自然之魂!”祭祖道是因人而異,一般而言,人們將墳向修建為兩個方向,按照下列禮儀:將墳向修建為坐西南向東北,意指以神祇的西邊為物質的本源,視為神造物之物質。而西南視為神格性質所在,東北即為神西帝祖的虛實本源。
2、墓地現代安排
由于地理的不同,以及近代城市的建設,墓地安排方面也發生了有所不同,在現代安排方案中,一般情況下,墓葬盡量安排為兩個方向:一個為坐向,另一個為臥向。一般坐向為東北、南北方向,臥向則為西南、西北方向。而關于墓地的方位,則需要根據墓葬的地點,視考慮坐臥的方向來安排,而一般情況下,仍采用傳統“墳向坐西南向東北”的原則來安排墓葬。
二、風水解析
按照傳統習俗,修建墓葬時必須按照風水學中“墳向坐西南向東北”的原則來安排,這是為了上面提到的“祭祀之道”而設定的,按照古人們的理解,“墳向”便是以神祇西邊為物質的本源,而“西南”表示神格性質所在,“東北即為神西帝祖的虛實本源”。
1、風水學的要點
風水學的要點是按照八卦的編排和北斗星的道家論,將兩種思想融合到一起形成的實用性理論。具體而言,在風水學中,墓地是一種儀式,祭祀之道僅僅只說明一個權衡,那就是在可控或不可控的情況下,將能量對調,從而獲得最大正面效果。為此,把墓葬安排為坐西南向東北,是伴隨著歷史而來的古老習俗。同時,還要上山下海,找準穴位,做出合理穴位安排,按照風水學的安排要點和準則,將其落實到具體的安排當中。
2、實用性考慮
在實際應用中,要注意的是:當修建古建筑墓葬時,最好圍繞墳向進行安排,以墓葬為中心,將其拐彎幾度,以迎春向太陽,以及適應地形,而不是橫著成直線形式前進;在穴位安排上,在水牢作擋,以保證把能量當中的東西,及輻射的均衡化,以獲得平衡的安排。最后,要保證墓心及其四面的均衡配置,讓它能夠有效地避免“邪惡”與之交叉,從而使墓地成為棲息的安全的地方。
三、總結
由以上可以看出,“墳向坐西南向東北”是風水學的解析,決定要安排墓葬的正確方位以及滿足穴位安排等客觀要求,由此可見,這種傳統文化解釋對現代生活中的實用性,仍占據巨大的價值和空間。